2025年8月24日,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在山东青岛正式启用。该大楼的启用标志着我国在零碳建筑方面取得新进展,同时也为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这座超阶零碳大楼高117米,共有23层办公区,日均用电量约6000度。其之所以被称为“超阶”,是因为除了光伏发电外,还通过梯次储能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放电,实现了100%绿能替代。大楼的东西南三面都采用了建筑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可直接提供直流电,为大楼提供约25%的绿色能源,一年减少碳排放近500吨。在大楼底部,安装有14块淘汰的汽车动力电池,这些电池每天进行一充一放,不仅可以存储光伏玻璃幕墙产生的多余电量,还可以在电网深谷时段以低价存储清洁能源,供用电高峰期或雨天阴天使用,有效调整用电负荷。此外,大楼还引入了新能源汽车反向供电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极速立体泊车系统,车辆停稳后,充放电机器人会自动链接,数字化系统按需分配,对大楼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目前,每天只需300辆车各提供10度电,就可以为大楼解决近一半的能耗。在充放电机器人接入时,还可以对车上的动力电池进行“毫秒级”体检,确保安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绿色能源研究室主任赵越表示,超阶零碳大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完整的能源生态系统,实现了100%绿电的自给自足,形成了零碳建筑新模式,利于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标准化集中管理也避免了电池分散处置的环境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