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人大立法工作展现出诸多新气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法数量与规模较大: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公布,2025年继续审议的法律案14件、初次审议的法律案23件,涵盖领域广泛,体现出立法工作的积极推进和全面布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家发展规划法、金融法、金融稳定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破产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健全民主制度体系: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注重文化与民生建设:一方面,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修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制定社会救助法、托育服务法、检察公益诉讼法,修改传染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强化安全与涉外法治:健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和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制定原子能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法,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监狱法等相关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修改海商法、对外贸易法、仲裁法,并注重在相关法律中完善涉外规定,以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各种法律问题,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法治秩序。关注新兴领域与预备项目:对于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等新兴领域,虽然相关立法项目仍在预备审议阶段,但也体现出对新兴技术发展的关注和积极探索,为未来立法做好准备。此外,立法工作计划还公布了预备审议项目,包括制定国有资产法、电信法等多个法律,以及修改注册会计师法、商业银行法等,为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预留了空间和方向。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通过报告反映宪法实施情况和监督宪法实施情况。完善合宪性审查制度,对所有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和决定决议草案进行合宪性审查。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实施好修改后的监督法,加强对宪法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推动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发挥在保证宪法法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改进立法工作与联系指导: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立法工作,在立法计划编制、法规备案审查、立法理论研究、立法技术规范等方面加强交流,研究制定关于探索区域协同立法的指导性文件,精选地方立法典型事例编发法制工作简报,增进地方立法经验共享,推动立法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
|